名人自传
走着走着,心想着要拿起某一本书来消遣一会儿,毕竟正在处于Sem break状态的我实在无聊。
走着走着,脚步开始缓慢,停在位于角落的某一个书栏旁,书栏上面写着‘名人自传’。当然,我知道很多朋友们第一个印象就是,名人自传?不就是那些,上了一把年纪人看的书,我们这种青年就当然是看九把刀小说,杂志等等的。
无可否认,本人绝对赞同九把刀是很有潜力网络作家,也是年轻一代当中,最具金庸与倪匡实力的作家,许多青年也热爱看他的小说,但对于其他名人的事迹,我们也不可忽略,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对马来西亚做出很大的贡献,丹斯里林梧桐就是其中的一位。丹斯里林梧桐创办的云顶,吸引近千万本地和外国游客到马来西亚观光和度假,在旅游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一位为人谦逊低调,不论是对家人、朋友、雇员还是马来西亚总理,他的话都不多,他就是丹斯里林梧桐。
对,这次的话题我想说关于丹斯里林梧桐。
或许你会觉得 丹斯里林梧桐 跟 教育顾问有什么关联?
此话题好像不适合出现在这个部落格里,
但是我还是想借用,所有曾经发生在 已故丹斯里林梧桐 身上的种种事迹,来带出一个信息给大家,那就是:既然丹斯里林梧桐能够在不拥用任何一张大学文凭之下创办云顶,那我们所谓的大学生,是否应该比他还要做得更好,更青出于蓝?
林梧桐于1918年出生在福建安溪,父亲林石泉,母亲吴万都。他共有兄弟姐妹7人,他排行第五,上有一兄三姐,下有弟妹个一名。
林梧桐6歲開始念書,12歲時哥哥早逝,16岁时父亲去世后,身为家中最大男丁的他,被迫辍学,挑起养活一家7口的重任。
或许多数人都不知道,林梧桐最先接触的生意是从卖菜种开始。他回忆说:当时我得向亲友借两元钱充作购买菜种的本钱。苦干两年以后,他赚到了一百多元,用来还清父亲生前欠下的72元。
19岁那年,日本入侵中国,林梧桐决定下南洋,飘洋过海来到马来亚。
到吉隆坡后,林梧桐住在四叔家,边做木匠,边学建筑和马来话,干的都是粗活。虽然每天只有8毛钱的工资,有时没工做还没有工资,但他仍然能够省下一点寄给远在中国乡下的母亲。
替四叔打工两年后,林梧桐成立建發實業公司(建筑承包业务),第一笔生意是二手承包,兴建了一间两层楼的学校,赚了一百多元,虽然数目不大,但对于他却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。
日军投降后,马来西亚重建,英军带了大批的最新机械如起重机、推泥机,混凝土搅拌机等到马来西亚,工程结束后,这些机械被以投标的方式出售给民间。
林梧桐抓住商机,四处奔波,四处投标,买进不少旧机械,翻新后再以两三倍的价格转卖,因时逢战时废弃的锡矿和胶园纷纷重新开张,正对重型机械需求殷切,所以生意好得出奇,因此成為林梧桐事业基础。
(待续)